王来文 官方网站

http://wlw.zxart.cn/

王来文

王来文

粉丝:2703695

作品总数:192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王来文,福建漳浦人,1968年出生。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,福建省文联副主席,书记处书记,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,福建师大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、硕士答辩委员会主席、中国长城画院常务理事、文化部国韵文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2000元/平尺

国 画:14000元/平尺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未知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澄怀味象---王来文的写意花鸟艺术探索

作者:何光锐


   古人云:“画虽一艺,而气合书卷,道通心性”。

  近世以来,写意花鸟渐成中国绘画之主流形式,自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。笼统地说,所有的中国传统艺文学问都是“心性”之学,都是围绕“人”的完善与升华而展开。哲理之承载、心性之呈现,又往往离不开“意象”这一核心要素,所谓“立象以尽意”、“窥意象而运斤”,透过“意象”来沟通“造化”与“心源”,以达于物我相融、天人合一之境界。而写意花鸟,恰恰在搜妙创真、以意造形、变象达意上显得更为直接、充分和自由。

  王来文画荷。

  在画荷之前,王来文擅画紫藤、海棠、幽兰,也喜欢描绘蒲草、鞭炮花等闽南地域常见植物,画面色墨交融,情绪饱满,感觉新鲜。而醉心于画荷,正是在他对写意画的理解与把握渐入佳境后的事情。

  荷花处处可见,人人可画,若一味求形似,谁也比不上一个摄影镜头。黄山谷云,“天下清景,不择贤愚而与之,然吾端疑特为我辈而设”。“天下清景”,随处皆有,为什么要说“特而我辈而设”?个中区别,端在于一颗浸润于文化精神的心灵,与一双诗人的眼睛。“味象”之前,切需“澄怀”,“含道”之后,方可“应物”。艺术探索与人生体悟,是一个互为资借、彼此作用的过程。王来文选择画荷,其意义不在于从此多了一个画荷花的画家,而在于他对自我心性的发现。

  荷花在传统文化中,是一个重要的“意象”。宋儒周敦颐一句“出淤泥而不染”,道出了莲之高华雅洁。而《华严经探玄记》则对其与佛理之相通作深入之辨析:“夫莲花者,梁摄论中有四义:一如莲花在泥不染,譬法界真如,在世不为世法所污;二如莲花自性开发;三如莲花为群蜂所采,譬真如为众圣所用;四如莲花有四德即一香、二净、三柔软、四可爱,譬真如四德,谓常乐我净”。

  王来文于艺事沉潜执着,而不汲汲于名利。作画之余,惟以读书问道为要务,非有贞静之性、清远之气而能如是乎?作为一位美术界领导,任繁理剧而不为之所缚,驾驭自如而不以之自喜,不离不即,不脱不粘,入乎其中而超乎其外,抑或有所悟于莲之品性者乎?

  “江馆清秋,晨起看竹。烟光、日影、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。胸中勃勃有画意,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,因而磨墨展纸,落笔攸忽变相,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。总之,意在笔先,定则也,趣在法外,化机也。独画云乎哉!”这是清人郑板桥一则有名的画竹跋语。“眼中之竹”,造化也;“胸中之竹”,心源也;“手中之竹”,因意以成象也。

  对于一个写意画家来说,画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。因为不管画什么,其终极追求都是画“自己”,这个“自己”,就是不断完善升华中的审美理想,就是那个令你“勃勃有画意”的“胸中之竹”。中国人难道只懂得画梅、兰、竹、菊吗?为何由来如此,陈陈相因?然而,同样的梅兰竹菊,一代自有一代之趣味,一人自有一人之风神。境界高下,意象参差,所谓“画如其人”,所谓“为己之学”,所谓“生命化的艺术”,此中有深义在焉。

  换一个角度看,选择画什么又是重要的。对中国画来说,题材本身具有文化上的象征意义。题材与风格间的联系,在于如何通过一个最恰当的样式,“别构一种灵奇”,从而吐露你的“心源”,展现你的真面目。

  前贤以画荷称著者众矣,然多着眼于荷花之清贞、高雅、婉约,表现她“静”的一面。而王来文的“胸中之荷”却有着另一番“意象”:他从荷花轩举挺拔的姿态中体会其真率磊落,从荷花“迎骄阳而不惧”的禀赋中领悟其孤傲倔强,从荷花薰风十里的奇观中感受其生机活泼。迁想妙得,心追手摹,他的“手中之荷”凸显出荷花积极的、阳刚的、“动”的另一面,表现为构图上的雄奇宕逸,与笔墨上的顿挫浏漓。

  神采气质,唯有“诚于中”,方能“形于外”。王来文的“意象之荷”,一如他沉稳外表下激情澎湃的内心,这种生命情调与自然物象的交融互渗,以其真实不虚,故能动人至深。

  易曰:“君子豹变”。

  真艺术如真修行,是一个让生命起变化的过程。所以,吴昌硕写石鼓文60年,“一日有一日之境界”。反过来说,一成而不变的,一定不是真艺术。

  王来文始终在变。与他相识十多年来,其作品面貌历经几次大的变化,从最初的朴茂酣畅,一变而为后来的精微雅致,再变而为现在的深厚恣肆。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,他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。从他自身来说,却初非有意于变,乃真积力久,不得不变。

  对于中国画而言,笔墨是技巧,也是灵魂,“兼本末、包内外”,乃创作主体人格、灵性、情感、素养之外化。以董其昌的冰雪聪明,尚需“与宋元人血战”数十年。当代写意画之所以流于空泛粗疏,根本原因在于画家在功利氛围下脚跟不定,迷恋从符号到符号的花样翻新,误把弯路当作了捷径。

  传统艺术讲求知行合一,“自证自得”。力行有得,境界自到。王来文紧紧抓住了中国画“写”的本质,抓住了笔墨锤炼这一“知”与“行”的融汇处。

  打开王来文的大写意荷花系列作品,首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,是线条之美。特别是分割画面空间的那几根荷茎,苍厚遒劲,动人心魄。而穿插其间的那些短线,或狂骤,或舒缓,或轻灵,或凝重,随手生发,收放自如,往往不辨其为叶、为脉、为茎、为杂草,一派天机,生气勃勃,充溢着音乐般的节奏韵致。

  墨色变化,是王来文画作的另一条“主旋律”。由荷叶铺展开的块面,以及四周的大片留白,与荷茎的线条排比之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张力。而荷叶块面内部的“矛盾”关系,则主要以“墨分五色”来完成。然而,他的“墨分五色”却迥异于时下常见的“制作”手段,其墨法之妙全从笔出。谛视之,处处是墨,处处是笔,笔中有墨,墨中有笔,故能水墨鲜活,气韵生动。

  王来文也有他“不变”。

  对待艺术的诚意、专注与虚心,在笔者熟悉的书画家当中,王来文是十分突出的一位。

  他曾对笔者提及,写意绝不是“随意”,也不可轻言“率意”。 所谓“无意于佳乃佳”,指的是创作的最高境界,并非探索阶段的目标。所以,他强调用学术的高度来要求写意画,写意画理应是“讲究”的,是“用意”,乃至“炼意”的。“画写意画很快,很容易,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。画画需要激情,但一个画家的成长更需要理性,需要对传统的真正意义上的尊重,需要专业的精神。每一个阶段解决什么问题,充实哪一个方面,用什么样的内容来充实,都应该进行冷静的思考。”

  创作过程中,王来文注重每一根线条、每一个墨块所表现出来的内涵,与画面的整体气息、审美感觉是否协调。他常常把未完成的作品挂在墙壁上,首先体味品咂其气韵、意境和情调,然后再静观其局部,并以整体气息为出发点来处理局部,调整技法,不断深入。

  听取外界的意见,对于一个艺术家的成长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王来文在这方面从不故作姿态,而是真诚欢迎,善于取舍。每过一段时间,他会主动邀上有眼力有见地的一二好友,品茗观画,谈艺论道,其间碰撞激发出的灵思妙悟,都能成为他前进的资源。

  王来文无疑是一位带有学者倾向的画家,视野之开阔,哲理之通达,思考之深入,对戏剧、影视、文学、舞蹈、音乐等艺术门类的广泛涉猎,以及社会实践的丰富经历,足以支撑他在绘画探索上走得更远。他认为中国画在今天的发展,不能忽视一个现实:处于“读图时代”的人们,在视觉经验和视觉需求上已经有异于前人。所以,他的作品,注重对视觉张力的把握,留意于笔墨与造型的相互独立相互依存。显然,他敏感地意识到中国画创新的某种可能性,但他着力寻求传统内核与当下审美之间的衔接和调适,而非快餐式的敷衍迎合。

  这是一个飞速变化、信息泛滥的时代。但王来文在艺术上却从来没有逾级邋等的企图,而是一如既往地静心养气、澄怀味象,并且日复一日地在笔墨纸三者间周旋对话。因为他深知,笔墨锤炼与学养累积是无法绕开的。中国画舍此并无他途。

  惟其不变,故能成其变。

  2012年